“汾清天下全国行”第三十三站走进青海省西宁市。
十月的秋意浸润河湟大地。10月27日,“汾清天下全国行”汾阳市白酒企业走进第三十三站青海省西宁市,以酒为纽带,串联晋青两地的文化根脉与产业潜能,进一步深化汾阳清香型白酒在西北文化市场的品牌印记。

“湟水碧波穿城过,青山翠色绕穹苍。”高原西宁,北依达坂雄峰,南望拉脊晴岚,享有“中国夏都”“河湟明珠”的美誉,拥有厚重的历史积淀,是河湟文化的核心承载地之一。汾阳,一座拥有2600余年历史的文化名城,这里拥有32处国省级文保单位、704处文物遗迹与129项非遗富集,名人辈出,更获评“世界十大烈酒产区”,孕育出“国酒之源、清香之祖”的汾酒,拥有6000年酿造史、1500年成名史、1200年诗酒史、800年蒸馏史、300年品牌史。山西汾阳与青海西宁纵贯黄河流域,文脉相融、情谊深厚。此次“汾清天下全国行”汾阳白酒企业走进西宁,正是依托坚实的市场与消费基础,进一步贴近高原消费者需求,深化品牌与河湟文化、高原生活的融合,持续扩大汾阳清香型白酒在西北高原的品牌影响力与市场覆盖面。

汾阳市委副书记孟飞在推介会上致辞

汾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任万伟进行杏花村汾酒专业镇招商推介

青海省工商业联合会会员部部长刘得成在推介会上致辞

青海省山西商会会长车朝阳在推介会上致辞
近年来,汾阳市以杏花村汾酒专业镇建设为契机,倾力打造白酒全产业链条,稳步推进占地5000亩、投资200亿元的酒文旅融合项目,举办9届中国杏花村国际酒业博览会,连续3年在18省30城和2个国家、1个地区举办“汾清天下·杏花村汾酒专业镇全国行”专场推介,酿酒高粱种植面积稳定在12万亩以上,白酒及关联企业突破1100户,白酒产量达25.7万千升、总产值超271亿元、营收近372亿元,是全国最大的清香型白酒生产基地。

推介会上,汾阳市白酒展区人头攒动,十五家来自汾阳市的酒企带来的白酒产品琳琅满目,从适配藏区礼赠、商务宴请的高端年份陈酿,到贴合西宁百姓日常饮用的亲民款,构建起覆盖高原多元消费场景的产品矩阵。与会嘉宾们在品鉴区,举杯细酌清香型白酒的清雅甘润,真切感受着汾阳白酒“清、正、甜、净、长”的风味与高原饮食的适配之妙。酒企代表与嘉宾们还围绕“如何让清香型白酒融入河湟文化”“怎样结合青海湖环湖赛、湟水风情线开发主题推广活动”“能否联动青稞产业推出特色联名酒”等话题热烈探讨,碰撞出诸多贴合高原市场的创新思路。

同时,来自汾阳的酒企代表还与西宁市及青海各地的经销商、文旅企业负责人、餐饮协会代表、行业专家共聚一堂,围绕“汾阳白酒+河湟文旅”场景开发、青稞美食与清香酒的搭配推广、青藏高原周边消费渠道布局等话题展开务实高效的洽谈,汾阳市白酒迅速获得西宁客商的认可。现场不仅进行了招商引资集中签约仪式,还达成了文旅活动联名推广意向。
“汾阳清香白酒的清雅甘润,刚好和我们吃青稞饼、喝熬饭的日常饮食习惯适配,既能在牧民家的聚会上招待朋友,而且用于商务宴请也很有面子。更重要的是,西宁作为进藏门户,能把这股清香辐射到藏区和甘南,这对汾阳白酒在西北高原的长远发展来说,是个不可多得的好市场。”一位深耕青海市场近十年的经销商在洽谈中表示。

汾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总工会主席雷成才,汾阳市政协副主席、工商联主席武艳花代表汾阳市接受汾清天下主题书法作品赠送
推介会上,汾阳市代表上台接受“汾清天下”主题书法和书画作品赠送。现场洋溢着热烈而鲜活的气氛,河湟文化的多元厚重与汾阳清香的清雅醇厚在此交融共生。

汾阳市政协主席王云照进行“汾清天下”宝印打卡
活动现场,还进行了“汾清天下”宝印打卡,为“汾清天下·杏花村汾酒专业镇全国行”留下第三十三道华彩印记。(武子祺 阎志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