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科学院控股的AI集群领头羊公司,中科信息在高速机器视觉、自动推理算法等领域的技术积累,叠加数字会议、印钞检测、烟草信息化等细分市场的绝对主导地位,构建了难以复制的竞争护城河。
尽管2024年受行业需求放缓与研发投入加大影响,业绩有所下滑,但2025年上半年新签合同额暴增282%(达6.77亿元),以及烟草/油气业务收入分别同比大幅增长35.56%/95.85%,标志着其业绩拐点已至。
资本市场方面,公司中报披露的十大流通股东中有4位进行了增持,成都中科唯实仪器、中国科学院沈阳科学仪器两大新进大股东更是冲至了第二、三位。与此同时,公司于2025年9月4日还发布了机构调研公告,参与其中的包括中山证券资管、和顺盈投资、和君资本、弘洛基金、平安证券、国投证券、香港康莱德证券等20多家机构/买方。

资料来源:Wind
具备"中科院嫡系"技术基因的细分龙头
公司由1958年成立的中科院成都计算机应用研究所整体转制而来,控股股东为中科院控股有限公司(国科控股),是中科院着力打造的"人工智能产业集群领头羊"。
公司当前以高速机器视觉、大数据为核心技术,在智慧政务、智能制造、智慧城市、智慧健康领域,面向政府、烟草、油气、医疗、特种印刷等行业提供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智能化工程和相关产品与服务。公司主营业务是以智能识别及分析技术为核心,主要应用在现场会议领域、烟草领域、印钞检测领域、油气领域、政府及其他领域。

主营业务架构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
其中在数字会议领域,公司拥有电子选举系统、电子表决系统、音频系统、会议报到系统、无纸化会议系统等产品,不仅圆满保障了2024年全国两会等重大会议,市场占有率持续提升,更是连续40余年为全国党代会和“两会”提供核心选举设备及服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烟草行业信息化方面,公司拥有烟叶种植分析、病虫害防护、产量预测、烟叶质量追溯、卷包数据采集、工业大数据分析、机器视觉检测等产品;印钞检测领域拥有印版检测、防伪线检测、钞票纸质量检测、自动化设备、智能安防等产品,也是全球唯一能提供"制版-防伪线-钞票纸-印刷全流程AI检测方案"的企业;石油领域数字化管理具备油气田数据采集、智能调度、智能安防、应急管理平台等产品;智慧政务领域包含智慧组工、人大、政协系统,经济大脑、产业大脑、统计大数据平台等产品;智慧医疗领域拥有智能麻醉机器人、医学装备物联网监控系统、医疗设备调配平台、医学影像辅助诊疗系统、放射肿瘤学教考平台等产品。

部分产品展示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
目前,中科信息构筑起了牢固的核心技术壁垒。
公司前身为中国科学院成都计算机应用研究所,是国内最早的计算机研究机构之一,也是中科院人工智能产业集群的重点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在高速机器视觉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这种背景不仅带来了持续的科研资源倾斜(与自动化所、紫东太初大模型团队深度合作),更培育了独特的技术护城河——以张景中院士领衔的"自动推理与定理机器证明"团队,在该领域保持国际先进水平,其高效算法支撑的高速机器视觉技术,已实现每秒10万帧图像的精准识别,在印钞、烟草等高速生产场景中无可替代。
同时,公司还是中国科学院在西部地区重要的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研究基地,在自动推理和定理机器证明、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图像处理与智能分析领域处于国际先进水平。承担过多项国家“863”、“973”重点项目,取得各种科技成果1000多项,获得包括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国家发明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央办公厅科技进步一等奖,党政机要密码科技进步一等奖在内的各种奖励200余项。公司拥有1个博士点、5个硕士点、3个人才引进平台,每年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近百人。
2025订单暴增 业绩拐点初现
虽然因客户招标延期,部分行业需求放缓,相关项目缩减预算、延期招标,完工结算的营业收入下降,导致中科信息近年来业绩并不理想。
不过2025上半年,公司拓展新领域成效显著,业务结构持续优化,烟草、油气等领域实现高增长。其中烟草信息化业务实现营业收入4798.06万元,同比增长35.56%;油气信息化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352.12万元,同比增长95.85%;其他行业领域(包括教育、交通、司法等)实现营业收入2984.69万元,同比增长161.21%。
在传统优势业务受项目周期影响短期放缓,数字会议业务、政府及事业单位业务收入同比下降的基础上将营收体量维持在1.42亿元,同比小幅下滑。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在为公司长远发展积蓄动能,在智慧医疗、智慧烟草、机器视觉平台等方向持续加大投入,其研发投入同比增长15.74%至1702.71万元基础上,公司扣非归母净利润仍同比增长0.23%至194.38万元。
而且,公司市场开拓力度加强,新签合同额创历史新高,2025上半年新签合同额达6.77亿元,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282.6%。截至2025上半年,公司已签订合同、但尚未履行或尚未履行完毕的履约义务所对应的收入金额为9.14亿元,在手订单饱满,为未来业绩增长提供了有力保障。
多驱共振 未来可期
首先是人工智能成为政策重点,中科信息有望持续受益。
近年来,中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稳步增长,展现了该行业的蓬勃发展和广阔前景。人工智能技术的创新和应用的拓展是推动产业规模增长的核心驱动力;政府对人工智能产业的政策扶持,如投资基金、财税支持、算力补贴等,为行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2023年,宏观经济环境逐步回暖,以及政府对人工智能产业的利好政策持续释放;随着数字化转型加速,在以人工智能大模型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驱动下,市场对于人工智能的需求显著增强。
近年来,我国人工智能行业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国家产业政策的重点支持,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支持的相关政策支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与创新,《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促进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指导意见》《关于支持建设新一代人工智能示范应用场景的通知》《关于加快场景创新以人工智能高水平应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新型数据中心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等产业政策为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提供了明确、广阔的市场前景和长期的政策保障。
2024年12月11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强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超前布局重大科技项目,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示范行动。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培育未来产业,以“人工智能+”带动产业升级。
与此同时,中科信息智能机器人正在打造行业智能化解决方案生态圈。
2024年12月6日,四川天府新区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联盟召开成立大会,国家超级计算成都中心、中科信息等28家全产业链企事业单位参会并签署联盟章程,大会推选国家超级计算成都中心为首届理事长单位,中科信息当选为副理事长单位。四川天府新区作为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的重要承载区,持续优化产业生态。中科信息作为新区重点引进的龙头企业,依托深厚科研实力和完善产学研体系,布局人工智能全产业链,实现了从感知层到行业应用各环节产品的自主研发与国产化,展现出较强的创新能力和行业影响力。

中科信息研发的“智能装载机器人” 资料来源:澎湃新闻
在智慧城市领域,为解决基建领域自动化程度低、任务繁重的痛点,公司研发了智能铺路机器人、智能装载机器人。这两个产品运用了人工智能算法、自动驾驶、工程施工全自动化技术,不仅可以为施工单位节约大量的人工成本、提高工作质量与效率,还能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实现节能低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其中,“智能装载机器人”是基建路面无人化施工整体解决方案的一个模块。公司的整体解决方案包括适用于智能建造领域的自动驾驶技术、工程施工领域的全自动化作业流程、基于大数据环境支撑的优势算法等,将为相关装备制造厂商、基建施工企业乃至整个行业的发展升级提供创新动力。
此外在智慧医疗领域,公司在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将近二十年深入合作的基础上,自主研发了从诊疗教学到临床应用的系列智能化产品。
2025年6月10日,作为第二届“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带一路”科技创新成果展正式开展。中科信息展出的人工智能麻醉机器人在本次展会上受到了海内外观展人员、媒体的广泛关注。这款产品基于中科信息自研的AI医疗大模型,旨在解决当前麻醉医生紧缺和工作强度高的现实问题。能够在麻醉维持阶段实现闭环智能化调控干预,根据患者术中的动态生命体征进行实时给药,精准控制麻醉剂量,从而降低手术风险。

智能麻醉机器人 资料来源:公司官方公众号
在人工智能发展大趋势下,科技的飞速发展正在不断改变人们对健康管理的思维模式与理念,医疗行业人工智能化发展已是大势所趋,国内外多个大型科技企业高度重视并持续进行技术研发投入,未来行业发展具有重要潜力。其中,麻醉机器人是AI医疗在围手术期管理中的重要落地场景,两者共同推动麻醉学从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转变。
9月4日机构联合调研中,公司明确表示智能装载机器人已在路桥集团内部试用,并启动全面的市场推广。第二代产品完成设计,同时,与智能装载机器人可协同作业的智能铺路机器人正在测试阶段。此外,还有面向临床医疗的智能麻醉辅助机器人,目前顺利完成了首次临床试验,展示了其在手术麻醉辅助场景中的精准决策与实时给药,满足临床医疗的能力。这一创新技术不仅填补了国内智慧麻醉的技术空白,更为缓解医疗资源紧张、提升手术安全性提供了全新解决方案。该产品适用于国内各类医院。
目前看来,受益于软件行业AI驱动的盈利重构及机器人行业产业化机遇,中科信息这家"小而美"的科技国家队,正迎来从技术优势到利润释放的关键跃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