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日傍晚17时许,加格达奇站台上,开往天津的临客K4120次列车即将启程。列车长李鹏飞发现站台远端一行四人正抬着担架、步履匆匆地向列车赶来,个个满头大汗,神情焦急。他立刻快步迎上前去。
经询问得知,担架上的旅客杨文影先生和爱人王玉珍女士在大虎山居住,近期在加格达奇务工时不慎受伤,导致腰椎骨折,急需返回家乡静养。然而,他们购买的是硬座车票,面对长达十几个小时的颠簸旅程,夫妇二人一筹莫展。
“腰椎骨折?硬座绝对不行!”李鹏飞车长当即做出决定,“二位别急,我们来想办法!”他迅速协调,为杨先生夫妇补办了两个下铺席位,并立即通过对讲机郑重叮嘱当班列车员:“重点旅客,腰椎骨折无法行动,需要全程重点照顾,服务务必细致周到!”

值乘列车员姜元鹏接到任务后,迅速赶到杨先生所在车厢。看到杨先生因伤痛无法起身甚至翻身,姜元鹏立即与送站的旅客一道小心翼翼地将担架稳稳地抬放在下铺位上,临时改造成了一张安全的“担架床”。姜元鹏为避免硬质担架硌着伤者,他细心地在担架下多铺了两层被褥。考虑到杨先生如厕的难题,姜元鹏弯着腰,费力地将应急桶稳妥地塞入狭小的铺位下方,并反复确认位置是否方便使用。他轻声对杨先生和王女士说:“您看这样行不行?桶就在您手边,需要时招呼我一声就行,千万别勉强起身。”

为了给杨先生创造更宽敞舒适的环境,姜元鹏主动与同包厢的其他旅客沟通情况。他轻声细语地解释,旅客们纷纷表示理解和支持:“我们肯定尽力,出门在外都不容易,有需要帮忙的尽管说!”小小的空间里,瞬间凝聚起一股守望相助的暖流。姜元鹏在随后的旅途中,也格外留意这个包厢,每次经过都会轻轻探头,用眼神或手势询问是否需要帮助。


漫长的旅途中,李鹏飞和吕兢兢二位车长的心始终牵挂着杨先生夫妇。每次巡视车厢,他们必定会特意走到杨先生的铺位旁,俯下身,轻声询问:“杨先生,感觉怎么样?疼不疼?需要喝点水吗?”、“王大姐,您也歇会儿,有事随时叫我们。”他们仔细检查担架是否稳固,应急物品是否齐全,并不断向王玉珍女士交代注意事项:“您爱人不能动,喂水喂饭时要特别注意,防止呛着。我们列车员就在附近,有任何情况,马上按呼叫铃或者直接喊我们。”


当列车终于缓缓驶入大虎山站,站台上,杨先生的亲友早已翘首以盼。在列车工作人员和亲友的共同努力下,杨文影先生被安全平稳地抬下了列车。顺利回到家乡,杨先生和王女士激动不已,王女士紧紧握住李车长的手,声音哽咽:“李车长,还有列车上的同志们,这一路多亏了你们啊!要不是你们想办法给换了卧铺,小姜那么细心照顾,车长一趟趟来看我们,我们两口子带着这伤,真不知道该怎么回家……太谢谢你们了!”




这趟由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齐齐哈尔客运段北京车队T48次三组担当的临客K4120次列车,不仅承载着旅客的行程,更以高度的责任感、专业的处置和充满人情味的服务,为困境中的旅客铺就了一条温暖、安全的归家之路。列车员姜元鹏铺就的“担架床”,车长李鹏飞俯身询问的身影,以及车厢里无声的默契守护,共同构成了旅途中最动人的风景,彰显了铁路“人民铁路为人民”的服务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