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石库门城市更新论坛创办五周年之际,2025年8月29日下午,由上海世界城市日事务协调中心、上海世博会博物馆、上海淀山湖论坛发展促进中心联合主办,由上海市建筑学会、日本福冈亚洲都市研究所支持的“2025上海石库门城市更新论坛成果展暨《石库门的新生》大阪·关西世博会纪念版首发式”在日本大阪·关西世博会国际组织联合馆多功能空间隆重举行。此次活动旨在展示上海在城市更新与文化传承方面的实践成果,推动中日城市可持续发展经验交流,是对2025大阪·关西世博会“构建未来社会,让生命绽放光彩”主题的生动诠释。


活动由日本福冈亚洲都市研究所主任研究员、亚洲都市景观奖事务局原局长唐寅主持。上海世界城市日事务协调中心主任成键通过视频方式致辞。他强调,世界城市日作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重要精神遗产,已成为推动全球城市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平台。他回顾了上海与大阪自1974年结为友好城市以来,在城市建设与文化保护领域的长期合作,并指出两座城市分别以海派文化“兼容并蓄”和关西文化“创新务实”为特质,共同探索历史文脉保护与现代城市发展相融合的路径。
大阪市计划调整局计划部部长荒木 敏在现场致辞中感谢中方主办单位的邀请,并高度评价上海在城市更新特别是石库门建筑保护活化方面取得的成就。他特别提到2023年考察上海张园石库门改造项目的印象,称赞该项目在保留历史风貌的同时注入了新的活力。荒木敏表示,大阪也面临历史建筑保护与功能提升的挑战,期待借鉴上海石库门更新的成功经验,进一步推动两市合作。

中国工程院院士、2010上海世博会园区总规划师、上海市欧美同学会常务副会长吴志强在专家发言中深情回顾了石库门作为上海城市记忆载体的文化意义,并提出“城市文明基因”这一概念。他指出,石库门的更新不仅是物理空间的改造,更是对城市文明基因的延续与创新,其成功在于既保持了传统风貌,又融入了现代生活需求。他评价《石库门的新生》一书如同“城市的成长日记”,真实记录了上海在城市更新中的探索与温度。

九州大学教授、日本福冈亚洲都市研究所理事长、亚洲城市景观奖审查委员坂井 猛在致辞中祝贺活动成功举办,并肯定了大阪世博会对推动全球思考和平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他强调,石库门不仅是建筑形态的代表,更是生活文化与社区记忆的容器,其更新实践体现了亚洲城市在可持续发展中的独特智慧。
活动的重要环节包括《石库门的新生》大阪·关西世博会纪念版赠书仪式和海派工笔瓷板画赠送仪式。该书编著者、石库门城市更新论坛组委会主任陈瀚波表示,该书自2024年8月在上海书展首发以来,因其丰富的历史照片与城市更新实例、对石库门营造技艺的系统梳理,荣获第十九届“银鸽奖”优胜奖。此书由中国科学院常青院士作序,世界著名建筑设计大师、2015米兰世博会总规划人及命题人博埃里教授题写寄语,此次推出的日语纪念版旨在进一步向国际读者传播海派文化,促进中日城市更新经验互鉴。海派工笔画派创始人冯彬则代表承办单位展示了以石库门为主题创作的工笔瓷板画,体现了传统艺术形式与城市文化主题的深度融合。
本次活动的举办,不仅是2025大阪·关西世博会期间一项重要的国际文化交流项目,也是上海石库门城市更新论坛五周年成果的重要展示。它延续了上海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理念,也为中日两国在城市可持续发展、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活化领域的对话与合作建立了新的纽带。

上海海外联谊会、上海市欧美同学会、亚洲人居环境协会等机构负责人出席活动。与会嘉宾一致认为,石库门的更新经验为亚洲乃至全球城市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样本,未来应继续加强交流互鉴,共同探索更宜居、更具文化底蕴的城市发展之路。
此次活动由上海市欧美同学会留日分会、乐卓博大学校友会、大阪大学校友会协办,上海海派石库门创意发展有限公司、上海窗宇画廊文化科技有限公司承办,也得到了日本众多新闻媒体的关注及参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