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0日,德化这座以陶瓷闻名的城市,将迎来一场注定被写入中小企业发展史的盛会——由卓凡咨询承办的“德化AI+人才赋能计划”正式启幕。德化县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陈东明,以及县委组织部、宣传部、陶瓷办,县发改局、科技局、工信商务局、人社局、工商联分管领导出席了会议,并对德化 AI + 人才赋能计划予以肯定,这场计划的背后,是钟怡卿与中小企业跨越九年的羁绊,是她“帮中小企业站起来”的执念在AI时代的全新践行,更是卓凡咨询那份温暖初心的延续与升华。

九年深耕,埋下“赋能”的种子
2016年,当钟怡卿带着《管理基础功》课程闯入晋江制造业时,没人能想到,这个看似柔弱的女性会成为398家中小企业的“成长伙伴”。彼时的制造业,正困在“订单多却利润薄”“管理乱却不知如何改”的泥潭里。钟怡卿没有选择居高临下的“培训”,而是一头扎进车间——看技术员出身的老板如何被琐事拖累,听车间主任抱怨“排工全靠猜”,记下每个企业最真实的痛点。
深夜的办公室,她的灯总为学员亮着。逐字批阅的作业里,改的是方案格式,记的是“这家厂的品控瓶颈在釉料配比”;微信对话框里,回的是“明天带工具来现场教你”,藏的是“中小企业的难,得有人手把手帮”的执拗。九年里,她看着年产值千万的服装厂老板从“凭感觉管库存”到“用数据算周转率”,看着家族式陶瓷厂的少东家把“父子吵架定决策”改成“按流程议方案”。这些成长让她更加坚信:中小企业缺的不是野心,而是方法;缺的不是努力,而是能“托住”他们的力量。而这份“托举”的初心,正是“德化AI+人才赋能计划”的源头。

转型破局,AI时代的“叛逆”与担当
“咨询行业要先革自己的命。”三年前,当钟怡卿说出这句话时,连最忠诚的客户都皱起了眉。从卓凡咨询到卿听集团,再到卓邦、卓数、卓科的布局,她像个“不听话”的探路者,在质疑声里坚定地转向AI赛道。有人说她“不专注”,她却在内部会上展示着一组数据:某陶瓷厂用传统方式算成本需3天,用AI工具只需2小时,误差率从15%降到3%。
“中小企业要突围,咨询公司不能只做‘陪跑者’,得做‘带路人’。”钟怡卿的转型,从来不是跟风赶潮。十年前母亲病床前的约定——“要做个对别人有价值的人”,早已刻进她的骨子里。她关掉传统辅导的大门,带着团队一头扎进AI企业应用的深海,打磨AI人才培养机制的日夜,母亲“别怕路远”的眼神总在眼前。她知道,那些年转型攒下的资金、资源,都是为了等一场科技的东风,而这场东风,要吹向最需要它的中小企业。
如今,“德化AI+人才赋能计划”正是这场转型的答卷。钟怡卿说:“过去我们教企业‘练内功’,现在要教他们‘借外力’——AI不是大企业的专利,该是中小企业的‘翅膀’。”

7月20日,德化的“新起点”与“长陪伴”
“以德化AI+人才赋能计划为新的起点,践行‘帮中小企业站起来’的执念。”这是钟怡卿对7月20日这场活动的定义。为何选择德化?这座城市藏着上万家陶瓷中小企业,有的作坊靠老师傅的手艺吃饭,担心“AI会抢饭碗”;有的企业买了AI工具,却因没人会用成了摆设。这些困境,正是钟怡卿想攻克的“最后一公里”。
为了这场计划,她的团队做了三个月的“德化调研”:走访87家陶瓷企业,整理出12类核心需求——从“用AI预测订单量”到“用数据管工人绩效”,甚至细化到“教老板娘用手机查原材料库存”。活动当天,没有空泛的理论宣讲,只有“手把手”的实操:上午的“AI工具课”,用陶瓷行业的例子讲算法,比如“扫描坯体就能预判开裂风险”;下午的“一对一诊断”,带着工具进车间,当场帮企业调试适合的AI系统;晚上的“老板私董会”,聊的是“AI时代怎么留住年轻人”,句句戳中痛点。
更重要的是,这场计划不是“一锤子买卖”。卓凡咨询配套了6个月的跟踪服务:技术团队每月驻场两天,帮企业优化系统;学员群里每天有“AI小课堂”,用德化陶瓷的案例拆解复杂概念;甚至为企业对接AI供应商资源,确保“用得起、用得好”。就像九年前提着《管理基础功》上门一样,这次钟怡卿带着AI工具走进德化的车间,直到每个企业都能独立“驾驶”AI这艘船。

温暖初心,与企业共赴成长路
“卓凡那份温暖的初心,也将伴随着每一家企业的成长,持续传递下去。”这不是一句口号,而是钟怡卿九年如一日的坚持。在她看来,AI再先进,终究要服务于人;咨询再专业,也离不开“懂你”的共情。
活动筹备期间,有位德化老匠人找到钟怡卿,局促地问:“我只会做瓷,学不会那些新东西怎么办?”她笑着带老人体验AI扫描坯体的过程:“您看,它只是帮您找出容易坏的地方,手艺还是您的,只是更省力了。”老人紧锁的眉头舒展时,钟怡卿更加确定:7月20日的意义,不仅是教会企业用AI,更是让他们相信——时代的浪潮里,每个认真做事的人都不会被落下。
7月的德化,瓷香渐浓。钟怡卿和团队正在会场做最后的调试,大屏幕上循环播放着中小企业的成长故事:从“凭账本记库存”到“语音查货”,从“靠经验排产”到“数据算最优方案”。这些故事里,有钟怡卿的身影,更有无数中小企业的奋斗与期盼。
2025年7月20日,德化的晨光将照亮这场特殊的“赋能之约”。当钟怡卿站在台上,身后是“帮中小企业站起来”的标语,面前是眼神热切的企业家,她知道:这不是终点,而是卓凡咨询与中小企业在AI时代的新起点。未来的日子里,那份深夜亮着的灯、逐字批改的作业、手把手教学的耐心,将以AI为翼,陪每一家企业在时代浪潮里,站得更稳,走得更远。